九游游戏中心pc版

期末成绩出来了,尽管是一笔糊涂账,但仍然值得庆祝

九游游戏中心pc版介绍

你的位置:九游游戏中心pc版 > 九游游戏中心pc版介绍 > 期末成绩出来了,尽管是一笔糊涂账,但仍然值得庆祝


期末成绩出来了,尽管是一笔糊涂账,但仍然值得庆祝

发布日期:2025-01-24 18:45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闺女上周三考完了期末考试,上周五就领回了成绩——一张包含语数英三科成绩水平的雷达图。

直到现在,我还没完全看懂这张雷达图。

雷达上只展示自家孩子在各领域的大致掌握情况,一没具体分数,二没班级排名。

转眼涵小妹已经小学六年级了,这也是她填报小升初志愿之前的最后一次期末考试,江湖传言这次考试很重要。

所以,我也曾期望通过这次考试,获得更全面、更准确的一些信息。

很遗憾,这回仍然是一笔糊涂账,跟以往任何一次考试一样。

但是,天性乐观的涵小妹,拿到雷达图回家的那一刻,就兴奋地一蹦三尺高,她说:“妈妈我考得很好,我雷达图上的点儿离圆心很远,并且全都是优!!”

我也开心地抱起闺女转了一圈儿。是啊,能考优,就很不错了。虽然后来陆续得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“优”。

但对于涵小妹来说,这个“优”拿得其实不太容易。

与哥哥相比,她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太多弱势。

首先,能量条太短。

她从小吃得少,睡得差,精力不足,学一小会儿就感觉累,特别不擅长脑力劳动。

其次,记忆力也很差。

到现在为止,很多小学低年级学的字词她都没记住。我也陪着她重写过很多遍,但经常是今天记住仨,明天忘掉俩。

最后,这娃的视觉神经系统也没发育好。

经常把题目看串行,把数字看走眼,考试做题经常犯低级错误。

过往大大小小各种考试,她并不能保证每次都得优,考七八十分也是常有的事。

曾有一次语文考试,她阅读看漏了题,作文又写跑了题,只考了六十几分。

面对这种情况,我这个做妈妈的说不着急是假的。我也想了很多办法,不断地去试验,不断地去努力。

但,孩子毕竟不是机器人,并不能总是配合着我做试验。

大部分情况下,我是能推得动,就推一点;如果孩子不想配合,我也不去勉强。

当她进入六年级时,我意识到:在学习这件事上,我必须更大尺度地放手了,无论她成绩怎样。

因为哥哥刚走过初中三年。我深知,等孩子到了初中,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留给父母和孩子进行讨价还价,以及权利之争了。

所以,涵小妹这半学期,在学习这件事上她已经获得了绝对的主动权。

放学后的时间安排,她自己决定。

要不要报课外班,她自己决定。

期末考试期间的复习安排,也主要靠她自己决定。

我主要就管两件事,一是管她的生活作息,二是管好电子设备。

至于学习方面,我主要承担秘书、顾问、以及提款机的角色。

“涵涵,你今天的学习计划都安排好了吗?需要妈妈配合什么吗?”

“我都安排好了,大概半小时后需要你给我报一下听写。”

“好的,我正好用这半个小时先来锻炼。”

“涵涵,我发现你各科都有一些薄弱环节,你是想报课外班,还是想自己补?”

“数学你得帮我报个课外班,语文英语我自己补。”

“好嘞,学习费用我买单,但你千万别浪费。”

以上就是我跟闺女关于学习方面的沟通日常。

但大家千万别以为这小妞在学习上有多么刻苦。

她每天四点多放学回家,到晚上九点多洗漱上床,这期间四五个小时,她花在学习上的顶多一个小时。

更多的时间,她在画画,在弹琴,在看课外书,在跟哥哥聊天下棋。

用她自己的话说:“我不能学太久,学多了脑子就发懵,我需要做点别的事情调整一下。”

我也尊重她的节奏。我相信没人比她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节奏。

期末考试前,我问她:“你觉得你这学期在学习上,使出了几分努力?如果10分是满分的话。”

她说:“我觉得做到了6.5分的努力。”

我觉得这个努力程度是可以接受的。

这毕竟还只是一个小学。如果念个小学就得拉满弓、尽全力,我无法想象孩子的初中三年如何熬得下来。

如今,孩子凭自己6.5分的努力考出一个“优秀”的成绩,我觉得是不错的结局。

于我自己而言,在我对她学习这件事上的时间投入大幅削减以后,还能收获这样的结果,也挺有性价比。

前几天,我跟她分析了一下期末雷达图,发现她的英语离满分有一些距离(英语一直是她的优势科目)。她自己也意识到,她的长项只是听说,但平时在书写方面掌握得不好,单词也记得不牢。

于是,她又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寒假英语学习计划。

目前,她已经按计划认真执行了两天,每天都挺积极。

我就想,如果过去这几年,我每天都竭尽全力地推着她去学,或者她自己已用尽百分之百的力气,现在应该已剩不下多少学习热情了。

哥哥今年已经上高一,这周才刚启动期末考试。

但他却被已放假的妹妹提前带入了寒假的氛围,每天过得也相当松弛。

高中的学习压力又比初中大很多,哥哥刚开学那一两个月,也适应得很不容易。

但到了学期末,他的精神状态反而越来越松弛了,每天放学回家都是开开心心。

我感觉,能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保持一份松弛感,实在难得。

因为最近几年,我接触到抑郁、厌学乃至休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,实在太多了。

所以,作为父母,能让孩子每天健健康康地成长,开开心心地上学,就已经十分难得了。

至于要不要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,要不要帮孩子提升学习成绩?当然可以。

但这些,只能在孩子不厌学的前提下才能进行。

Ps.两个月前,我曾受邀在北京某所公立小学做过一场讲座——《如何寻找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》

在这个讲座里,我更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学习天赋、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方面的知识。

寒假来临之际,我打算将这部分内容面向我的粉丝读者再讲一遍,以网课的形式。

这个讲座包含了我这些年从事家庭教育行业的经验积累,以及自家俩娃的养育经验。讲座内容主要分五个部分:

1、天赋智能分析;

2、记忆方法介绍;

3、知识复习策略;

4、数学障碍突破;

5、学习节奏把控

讲座时间:本周五(1月17日)中午12点(讲座可回放,错过时间也可以听)

讲座时长:约1分钟

大家如果想听这场讲座,可以微信私信我预约。

没有我个人微信好友的,可以识别下图二维码添加(已加好友的请勿重复添加)

也可以识别下图二维码,直接预约课程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